一片清虚太极心,浮云流水世情轻。
有生已作无生计,未死先求不死名。
墓必预铭唐杜牧,诗能自輓晋渊明。
岿然貌不随年老,留与斯文主夏盟。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徐子观生輓诗》是宋代于石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清虚太极心,
浮云流水世情轻。
有生已作无生计,
未死先求不死名。
墓必预铭唐杜牧,
诗能自輓晋渊明。
岿然貌不随年老,
留与斯文主夏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境界。诗人以清虚的太极心态面对世间的浮云流水和轻浮的世情。他认为人生已经有了生命,就要有无生的心态,未死之前就要追求不朽的名声。他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字,因为杜牧的诗歌能够自我吟咏,表达自己的心声,就像晋代文学家渊明一样。诗人以坚毅的态度面对岁月的变迁,不受年老的影响,将自己的才华留给了热爱文学的夏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诗中的太极心态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通过观察世间的浮云流水,感悟到世情的轻浮和变幻无常。他认为在生命中,人应该具有无生的境界,超越生死的局限,追求永恒的名声。诗中提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和晋代文学家渊明,他们都是以自我吟咏而著称的名家,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他们一样,能够自我表达和輓唱。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才华和精神留给了夏盟,这体现了他对于文学传承和热爱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和文学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诗人通过对于生死、名声和文学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文学的思考。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那容下口。直饶透出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
今年人忆去年梅,试问今年花已开。见说春风正料理,不应小雨便花摧。
司空修史王官谷,贞白藏书句曲山。我愧汗青无日就,深林空自掩柴关。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玉关外、不辞马武。便好展、云霄稳步。郴江自绕郴山路。欲问功名何处。
泽国寒虽晚,霜天已迫冬。荞花雪无际,稻米玉新舂。身已风中叶,人方饭後钟。儿能哀老子,努力事春农。
[黄钟角]荪无不在,日兴我居。孰不可来,肸乡斯须。象服龙驾,渊渊鼓浮。荪不汝多,多汝意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