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中文译文: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此时我也怀着归京的意愿。
阳光温暖,地面的泥土已经融化了一半,行人们经过芳草地,马蹄声显得威风。
九华山的路上,云雾遮住了寺庙,清弋江边的村庄,柳树轻拂着桥面。
你的心思高远如天鹅般飞翔,而我的心却像飘摇的旗帜。
我们虽然一同来到这里,但不能一同返回故国,面对国内的春天,我只感到寂寥。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久别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阳光温暖、行人、芳草等,抒发了对故乡的渴望和怀念之情。作者与裴坦判官一同来到了这个地方,然而裴坦要返回江南,而作者却要回到京城,不能与裴坦一同回故国。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离别的惋惜和对于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之情,以及对于裴坦朝思暮想的赞美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唐代诗人的典型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日暖泥融、芳草香飞等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好和动人之处。通过九华山和清弋江的描绘,给人一种寂静和闲适的感觉。最后,作者以自己不能与裴坦一同归国的遗憾和无奈之情,表达了对于离别的痛苦和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李将军言:部曲尝掠人妻,既数年,携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见恸绝;问其夫已纳新妇,则兵之故妻也。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予为作《浮萍兔丝篇》。浮萍寄洪波,飘飘束复西。兔丝罥乔柯,袅袅复离披。兔丝断有日,浮萍合有时;浮萍语免丝,离合安可知!健儿东南征,马上倾城
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城南载酒地,生列一沾巾。
绿杨摇曳蘸湖波,鸥鹭频惊画舫过。《白苎》歌残风欲起,美人应怯暮寒多。
龟雒俨如故,玉灵诚有知。归舻带江海,澡濯我清伊。
前夕三更月落时,东风巳动万花知。江梅端合先交割,春色如何未探支。只欠梁溪水柱句,追还和靖暗香诗。家剩有葱根一指,不把琼酥滴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