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雪浪石》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雪浪石》是苏轼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浪石

太行山西来万马屯,
雄壮之势与岱岳相争。
飞狐上党成天下脊,
夕阳渐渐消失,黄昏降临。

削石成山东二百郡,
山势气势压倒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侧巍然耸立,
悬崖断裂,开启土门。

城下石块猛然飞起,
一声炮响惊动天骄的灵魂。
百年来的和平,烽燧已冷,
这块石头僵卧在枯榆根旁。

画师争相描绘雪浪的气势,
但天工的创造并不留下斧凿的痕迹。
离堆四周绕着江水,
坐在这里无人能与蜀士相论。

老翁儿戏般制造飞雨,
端坐着喝酒,看着珍珠跳跃盆中。
这个身体是真实还是幻觉,
故园的山水仍然萦绕在内心。

诗意和赏析:
《雪浪石》描绘了太行山的壮美景色,以及其石头的伟岸和雄浑之势。诗中运用了太行山与岱岳山(泰山)相争的比喻,表达了太行山雄壮的气势和地位。苏轼通过描写飞狐山的高耸和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渐渐消逝的氛围。

诗中的雪浪石象征着太行山的峰峦,以及山石的厚重和巍峨。苏轼以雪浪石为象征,描述了山势压倒东北地区的三家村庄。石头从山上飞起,惊动了天骄的灵魂,寓意着石头的威力和山势的震撼。

诗人还表达了对和平的思念,以及时间的流逝。他提到烽燧已经冷却,暗示了长期的和平时期。雪浪石作为一种静态的存在,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凋零。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画家们对雪浪石的描绘,但他们无法完全捕捉到天然山石的气势和创造者的智慧。最后,诗人以老翁制造飞雨的形象,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太行山及其雪浪石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势的敬佩和对过去的怀念。它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互动来表达人生和时光的感慨。

  • 《试院口占二绝》

    燕随社去雁初来,黄蜀葵花隔岸开。万里江湖秋思动,捣橙和蟹荐新醅。

  • 《遗衣坛》

    驾鹤乘鸾归紫府,仙凡从此不相干。要传当日飞升事,收拾遗衣为结坛。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筑城,刺临戎也。寺人临戎,以墓砖为城壁。)筑城登登,于以作固。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 《远尘》

    忘名忘利人,傲岸孰能驯。老去身犹健,閒中乐最真。洁修松体貌,清劲竹精神。日夕常相对,无缘更有尘。

  •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 《题参鸾阁》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