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弄阴机,新晴闲夕晖。
余过随雁去,残雪带春归。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雪晴》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晴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归途上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喜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六出弄阴机,
新晴闲夕晖。
余过随雁去,
残雪带春归。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诗人在一个雪后晴朗的黄昏时刻,经过六道曲折的小径,欣赏到一轮晚霞。他感到宁静自得,仿佛身心都沐浴在晚霞的光辉之中。诗人随着南飞的雁群一起飞越山岭,回程的路上,他看着残留的积雪,带着春天的气息,心情愉悦地回归。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雪后晴朗的景象,通过描述光线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
2. 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他在欣赏晚霞时感到宁静和闲适,同时在回程的路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喜悦和满足的心情。
3. 旅途的象征意义:诗中的"过随雁去"和"带春归"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归程和融入自然的意愿。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归途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融合和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雪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结合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旅途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归途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宁静和喜悦,同时也引发自己对于大自然和人生归途的思考。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放翁耄齿犹朱颜,一物不留方寸间。已吞八九云梦泽,更著百亿须弥山。
皇图更统,佛运亦新。四海八蛮,咸倾化日,穷岩绝壑,共舞阳春。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