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野水来,灩灩西溪阔。
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
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
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
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雪晴》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雪后晴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悠悠野水来,灩灩西溪阔。
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
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
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
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晴朗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欧阳修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的开头两句“悠悠野水来,灩灩西溪阔”描绘了野水流淌的宽广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广阔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描绘了早晨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残雪上的景象,展示了雪后的明亮和清新。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表达了冬季的景色逐渐转变为春季的迹象,寓意着岁月的更替和生机的回归。
“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描绘了冻结的花朵开始复苏,绿色的酒浆浮动可饮,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生机。
最后两句“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强调了人们在闲暇时享受友谊的乐趣,鸟儿的鸣叫也预示着季节的变化。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表达情感,展示了欧阳修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岁月更迭和生机回归的主题。
微月淡芜城,飞萤纵复横。蛙鱼凉亦乐,跳港触荷声。
能向词江挹彼清,爱君诗句早知名。百家悬镜知妍丑,一字提衡有重轻。画话岂淹三友益,简才方廓四聪明。肯临蔀屋相辉映,自愧常谈只老生。
饥冷嫩草遥山去,渴饮寒泉曲涧回。放荡秒耕空劫地,暮天何用牧歌催。
高人鬻骆放柳枝,豪士骏马换蛾眉。人间解事谁如我?小蹇山童自谓宜。
(《五茎》,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凡一章,章八句)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青丝。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