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学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作者介绍

吴可,字思道(元《至正金陵新志》作吴思道,此据《诗人玉屑》卷一),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官至团练使,曾谄附权宦梁师成(《浮溪文粹》附录孙觌《汪公墓志铭》)。徽宗宣和末师成败,黜致仕。宋室南渡后,流寓东南。吴可系武官,但潜心文翰,与李之仪交颇密,诗爲苏轼、刘安世等人称誉。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诗集二卷,诗话一卷。事见元《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吴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藏海居士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学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
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
丈夫志气本冲天。

中文译文:
学写诗就像学习禅宗,
头脑中的灵感无法传递。
跳出平凡的生活,超越自我,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男子,追求的目标应是高远的。

诗意和赏析:
《学诗》是宋代吴可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诗人将学写诗与学习禅宗相比,以强调诗歌的灵性和内在修养。诗中的“头上安头不足传”意味着灵感是不可言传的,诗人无法将来自内心的感悟完整地传达给他人。这与禅宗追求个人心悟的理念相呼应。

诗的后两句中,“跳出少陵窠臼外”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超越常人生活的决心和意愿。少陵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窠臼则代表平凡的生活和局限。诗人不满足于狭窄的生活,志在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境界。他认为,诗人应当具备远大的志向和气魄,不因囿于尘世琐事而失去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学诗》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思想,强调诗歌的深邃和超越性。相比于记录琐事的应用性诗歌,这首诗词强调了诗歌的精神内核和审美价值。同时,它也呼应了宋代士人对自我境界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强调了以文学和诗歌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共鸣。

  • 《蓦山溪(次韵贝守柔幽居即事)》

    清谈无限,林下逢人少。骑马踏红尘,恁区区、何时是了。名场利海,毕竟白头翁,山簇翠,水拖蓝,只个生涯好。君侯洒落,卜筑开冰沼。三径直危楼,遍岩隈、幽花香草。风勾月引,余事作诗人,词歌雪,气凌云,寒瘦伦郊岛。

  • 《题栖凤亭四首》

    潘氏亭前饮一宵,酒酣对竹啸琼箫。不知栖凤来多少,风去人归竹寂寥。

  • 《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雪里难逢送炭人,地炉炙手便生春。酸寒东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 《沁园春(七月朔寿卢守)》

    一叶新凉,又是西风,吹转素商。揽玉壶英气,钟为人物,银河精采,融作文章。司巧天公,搀先七夕,分付天孙云锦裳。骑龙凤,自九霄飞至,万丈光芒。早年奏赋长杨。饱挹尽瀛洲风露香。间石渠天禄,借将班马,荷山锦水,暂作龚黄。药省春风,薇垣夜月,合佩仙花侍玉皇。明年里,

  • 《谢刘本玉先生惠簟》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 《次劝农韵》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