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醆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怜今夜鹅毛雪,
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
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醆黄金液,
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
诗情酒分合相亲。
诗意:
这是白居易在雪夜欢喜地迎接李郎中的到访,并同时回应了李郎中所赠诗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雪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将雪描述成鹅毛一般纷飞的景象,这景色引起了修身养性的李郎中的赞叹。红蜡烛照耀下的场景明亮如白昼,而青毡帐内的温暖则仿佛春天般宜人。诗人还描写了酒宴的场景,杯中黄金般的美酒盈满,而庭院中的一尺白玉尘则象征着净化和纯洁。最后,诗人表达了留住李郎中一同宿留的愿望,诗情与酒意交融,彼此相亲。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夜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赏识和享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鹅毛雪、红蜡烛、青毡帐、黄金液和白玉尘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夜的寒冷、明亮和温暖,以及酒宴的浓烈和纯净。诗人的心情也通过这些意象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喜悦之情洋溢于诗中。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以欢喜之情迎接李郎中的到访,并以诗词回应所赠的诗作,表达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情谊和亲近。诗人希望李郎中能够留下来一同共度这美好的时刻,将诗情与酒意交融在一起,增进彼此的友谊。
整首诗词以雪夜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的赞美和享受。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的写景抒怀手法在唐代诗词中较为常见,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的交融,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且把简编遮病眼,时拖衾絮拥寒骹。讥诃驳杂怀张籍,联续诗章忆孟郊。归卧萧斋谅安稳,可无消息到衡茅。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那知等级输邦计,变许颜原见一班。
龙穴潜幽通海潮,璇宫突兀插云霄。三千世界诸天近,百二山河故国遥。寥落偏城连谷口,荒凉古寺倚山腰。溪南可款门修竹,何况丁宁已见招。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功赫庶物,光被广轮。几方索乡,咸秩群神。灵游来下,户此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