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里茅庵雪覆檐,
In the bamboo grove, a thatched hut is covered by snow,
炉香蔼蔼著蒲帘。
The fragrance of incense fills the air, permeating through the reed curtains.
欲求初祖安心法,
I seek the tranquil teachings of the ancient masters,
笑我醺然已半酣。
Yet I laugh at myself, intoxicated to the point of half-drunkenness.
中文译文:
竹林中的茅庵被雪覆盖,
香炉的香气弥漫在蒲帘间。
我想寻求初祖们的安心法,
却发现自己已经陶醉得半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天中的景象,作者身处竹林中的茅庵,在这寂静的环境中,香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诗人苏辙抒发了他对于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找到初祖们的安心法,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然而,他在诗的最后坦然地承认,他自己已经沉浸在某种境界中,陶醉于此,似乎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天中茅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宁静的追求。竹林中茅庵被雪覆盖,给人一种幽静和寂寥的感觉,与此同时,香炉中的香气弥漫开来,弥漫在蒲帘间,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作者希望能够获得初祖们的安心法,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静的方法或道路。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中笑自己陶醉于半酣之中,似乎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这种自嘲和坦然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一种豁达和超脱,以及对于内心宁静的一种领悟。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追求的思考和境界的表达。
浦口莲香夜不收。水边风里欲生秋。棹歌声细不惊鸥。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可堪题叶寄东楼。
得汝相依若友朋,无端鸣啄顿伶俜。莫亲野水应生梦,几立斜阳不整翎。肩耸可齐工部瘦,神清犹逐楚臣醒。人言气习多濡染,却笑吾今鬓亦星。
山涵倒影新晴后,水漾圆花乍雨时。每到凭栏心似镜,细看无一不相宜。
泽国天低星斗泽,疾风吹波作山立。岸头草木皆震动,鸡犬鸣吠纷相及。通宵万窍无停声,平明更作春涛惊。青天东下日杲杲,风伯盛怒何当平。人言航河只一苇,咫尺犹须论万里。乃知世事不可期,指点舟人转船尾。常悲无梁越长川,我今操舟翻百难。平生所遇半如许,岂独此事堪长叹。
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常吹嘘二余,传以摩云翰。大余携书来,一见意已殚。似为殊胜摇,胸中衮涛澜。皴肤褫厚袭,枵腹拾众残。那知世圃游,宇宙自尔宽。黄间跳镞易,省括眼要端。幸公调护之,无使
勿惊年齿迟,勿叹时节晚。寒松翳林麓,射干生陇坂。野蓬随飘飘,秋实缀纂纂。万物更盛衰,有益必有损。损益皆自然,曷增凫胫短。人为智虑役,白发安得免。利泽欲及时,唯恐不行远。後世岂皆愚,计校徒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