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寻陈逸人故居》是一首唐代诗,作者是孟浩然。该诗表达了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主题。
中文译文:
人事一朝尽,
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
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
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
何处觅藏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短暂、万物易变的主题。诗的开篇写道人生转瞬即逝,一朝一夕过去,所有的人事物都在短暂的时间里悄然消逝。接着诗人描述了居住地的景色凄凉,三径(小路)早已荒芜,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人流。然后诗人听说陈逸人已经辞世安葬在远方的漳浦,而他则漫游在岱宗山,这里描绘了诗人的游历之旅。在描述岱宗山的时候,诗人用“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来显现山中的幽静之景,通过借景抒写自己的感受。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他在泉壑之间寻找着藏舟的去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思考,充满了离愁别绪和辗转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荒芜的景色和追寻人去楼空的旧居,诗人在其中寄寓了自己对过去时光和失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凡世事物的无常的深刻洞察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郤饱参。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风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