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寻道观》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鬬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州参军。坐事,復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寻道观》是唐代王勃创作的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寻道之路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述了一座寺庙,庙内芝草和珍奇之物琳琅满目。庙门前的清澈池塘边上长满了香气四溢的桂树。庙内的丹洞肃穆,朝圣者行走在松树枝条之间。庙内珍藏了三座神山记载的玉书籍,以及描绘五座名山的金银制图。在庙门前远眺,只能看到苍龙的背影,遥望白云漫延的大街。这些景观描绘了一个宏伟恢弘的道观,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绘道观的豪华规模和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追求和对道教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芝草和桂树象征着道教的神秘和祥和;玉书和金图则代表了道教的智慧和壮丽。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对道教信仰的崇敬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在赏析上,《寻道观》运用了豪华的描写手法,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道教修行和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诗中的景观描写细腻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座庙宇之中。同时,诗人通过表达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呼应了唐代盛行的道教信仰,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神秘与灵性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丽美,是唐代隐逸诗的典范之作。

  • 《酌贪泉因吊吴隐之三首》

    酌之一似取廉名,未酌泉时本自清。向使无泉亦无语,不贪不酌更分明。

  • 《读史感兴》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 《冷瓶》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堶。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侏{左亻中离右隹}讲其效,泻辩若炙輠,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炙敲

  • 《重别成父二首》

    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未议增封树,先宜增封树,先宜禁牧刍。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

  • 《寒宵叹》

    可怜明月光,委曲照空床。自是元无梦,更悲今夜长。

  • 《西江月》

    得一金丹事毕,休寻白虎青龙。泥文执象理难通。妙处非铅非汞。温养身心不动,满怀和气春风。顿然罔念又无功。还藉黄婆提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