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训儿童儿首》

应对须恭谨,言言罔不祗。
父呼唯无诺,长问逊为辞。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作品评述

《训儿童儿首·应对》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父子之间的对话,强调了儿童应该以恭敬和谨慎的态度应对父亲的话语。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应对须恭谨,
言言罔不祗。
父呼唯无诺,
长问逊为辞。

诗意表达了儿童对父亲话语的应对态度。儿童应该以恭敬的心态,面对父亲的要求和教诲,遵从父亲的指示,不敢有丝毫怠慢。

通过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作者描绘了父亲对儿童的呼唤和询问,以及儿童对父亲的回应。父亲呼唤儿童时,儿童必须回应“无诺”,表示听从父亲的指示,不敢怠慢。而当父亲长时间询问时,儿童则谦虚地回答说“逊为辞”,表示自己不敢妄自尊大,愿意虚心接受父亲的教诲和提问。

这首诗词传达了儿童应该尊敬父亲、言听计从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家庭中的父权观念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它在简洁明了的叙述中表达了尊敬长辈、恭敬有礼的价值观,对后世的家庭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和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描绘。通过父子对话的形式,诗人传达了对父权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强调了儿童对父亲话语的顺从。这种教育观念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同时也反映了儿童教育中注重纪律、尊重长辈的传统价值观。尽管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但这首诗词仍然值得我们欣赏和思考,它展示了古代文化中对家庭和教育的重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谦虚之美。

  • 《秋岩自山中见约》

    九江驿里见春风,几度怀清隔晓钟。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 《怀黄小牧》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 《樵歌三首》

    上山斸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层。秋残日暮归来晚,茅檐洗脚月又明,明朝早入芙蓉城。

  •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星》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 《月下独行桥上》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放翁一幅巾,与影俱翩僊。飞桥挂澄溪,幽窦鸣细泉。开岁才俛仰,已近摇落天。殊方久滞留,感此岁月迁。归来看青灯,悄怆不得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