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浔阳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春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生何处暗周游,
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
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
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
为传沦落在江州。
译文:
春天在哪里悄悄地四处游走,
到达天涯海角才停下。
春风先行传递好消息,
继而鸟儿唤醒大家。
青草在长河边展开,
小树头上点缀花朵。
如果你来到故乡一定会找到我,
我留守在沦落的江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问春天在哪里隐秘地周游。春天是一个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力量,它遍布海角和天涯,才停下来。这里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到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无所不在。
接着,诗人说春风先行传递着好消息,而鸟儿则继续传达着春天的来临。这里春风和鸟儿都被赋予了传递春天喜讯的使命,表达了春天的愉悦和希望。
下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青草在长河边展开,花朵点缀在小树的枝头上,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种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以及春天对人们心灵的启迪和慰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说如果有人来到他的故乡,一定会找到他,因为他仍然留守在江州。这里江州可以理解为他流落的地方,他通过这首诗向人们传达了他的心声和身处的孤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同时,诗中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春天的赞美也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热爱。
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对策未居金马上,夜书犹即短檠边。子诚异嗜如昌歜,我愧沉痾非藉船。永好固知当有报,思眢才索不能篇。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岂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乾。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
名酒相属,因放歌数阕而去,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七日也,可为不虚度此节矣。秋涧老人深香间适(朱校云深香间适疑有脱误)春雨如膏,最怜适与清明遇。晚晴庭宇。画出樊川赋。冉冉行云,低拂垂杨度。春如许。乱花深处。几点蔷薇露。
昔君游我里,诸老皆竞爽。今逾三十年,百事一非往。君今来京都,相对各槁项。清灯话畴昔,未语意先惘。橐中剩缃帙,挈来耀书榥。栒虡列群编,金石振逸响。又如春水阔,縠澜敷浩瀁。绣鞶饫耳闻,锦囊惬心赏。今夕亦何夕,尘塞为披敞。吾衰亦久矣,欲勉不可强。尚主诸老言,种收
翠树芳条颭。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後深红点。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