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浔阳宴别(此后忠州路上作)》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离开浔阳城时的离别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译文:
离开军城外,鞍马嘶鸣声。
笙歌在祖帐前,吹奏别离情。
乘着潮水起航,离开湓口渡口,
身上带着雪,告别庐山。
夕阳映照着行人的脸色,春寒散去了醉意。
我们都感叹着炎瘴之地,庆幸我们得以生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离开浔阳城的时刻,他坐在鞍马上,听到笙歌声在祖帐前奏响。他乘着潮水离开湓口渡口,背上还带着雪,告别庐山。夕阳映照下,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离别的忧伤,春天的寒意使得他们的醉意消散。最后,他们共同感叹着这个炎瘴之地,庆幸他们能够平安生还。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如军城外的鞍马声与笙歌声的映衬,湓口的潮水与庐山的雪,以及暮景下行人的面容和春寒中醉意的消散。这些描写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炎瘴之地的感慨,炎瘴意指热病和瘴气,可能暗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环境。然而,诗末作者表达了对生还的庆幸,显示出对逆境中坚韧不拔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别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这种对离别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情感和抒发个人体验方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并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百年蚁穴蜂衙里,笑煞昆仑顶上人。
良玉表贞度,丽藻颇为工。名列金闺籍,心与素士同。日晏下朝来,车马自生风。清宵有佳兴,皓月直南宫。矫翮方上征,顾我邈忡忡。岂不愿攀举,执事府庭中。智乖时亦蹇,才大命有通。还当以道推,解组守蒿蓬。
道院文书静,传签报两衙。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夸。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
千苞凛冰雪,一树当窗几。晴旭晓微烘,游蜂掠芳蕊。澹香匀蜜露,繁艳照烟水。幽人赏咏迟,每恨残红委。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银鞦騕褭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鞴。禊堂通汉苑,解席绕秦楼。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无亭不驻马,何浦不横舟。舞籥千门度,帷屏百道流。金丸向鸟落,芳饵接鱼投。濯秽怜清浅,迎祥乐献酬。灵刍陈欲弃,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