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帘低护郁金堂。
犹自未堪妆。
梨花新月,杏花新雨,怎奈昏黄。
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
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高似孙,字续古,号疎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余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余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爲着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爲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疎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高似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疎寮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爲第一卷。以辑自《四库全书》本《蟹略》、《百川学海》本《骚略》之诗,爲第二卷。《后村诗话》、《天台续集别编》等书所录之诗及断句,编爲第三卷。
《眼儿媚》
翠帘低护郁金堂,
犹自未堪妆。
梨花新月,杏花新雨,
怎奈昏黄。
春今不管人相忆,
欲去又相将。
只销相约,与春同去,
须到君行。
译文:
妆台上翠绿的帘子低垂,
还未打扮妆容。
冰白的梨花与新月,杏花与春雨,
可惜一切都显得朦胧。
如今春天已不再顾及人们的相约,
即将离去又要再度相见。
唯有承诺销去,与春一起离开,
必须等到你的离行。
诗意和赏析:
《眼儿媚》是宋代高似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与春天的离别。诗中通过形容翠帘低垂、昏黄的景象,表达了春天到来却没有美好事物的感叹。梨花新月、杏花新雨的描绘,虽然美丽,却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
诗人通过“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希望能再次相见的愿望。最后一句“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中,诗人将与春天相约,与所爱的人一同离开的愿望融于诗中,既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又透露出对亲情、爱情的思念。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感慨,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描绘春天令人窒息的美丽以及对春天的情感寄托,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离别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携壶上翠微,雅致何今昔。谁知一笑间,俯仰成陈迹。
或拟香山或拟陶,有时无句只虫号。作诗{三个若}苴犹之可,字写不成方是高。
花发吴淞江上村,隔花吹笛正黄昏。风尘远道归何日,灯火高楼合断魂。夜静几家无别泪,雨声终日过闲门。天边杨柳今无数,短叶长条非故园。
荀卿子论心形,许负书说气色。我虽□□□□,□□看未成碧。
前贤惟有太丘真,岂谓于今见后身。虽是一时为逐客,不妨千古作全人。自从别从心如渴,却喜诗来句绝尘。无计复陪花下醉,对花只觉倍伤春。
竹弓鸣,雁鸭惊。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