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眼儿媚》

记得年时赏荼コ。
蝴蝶满园飞。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眼儿媚》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元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记得年时赏荼。
蝴蝶满园飞。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怀念过去欢乐时光与现实寂寞之间的对比。诗人回忆起年少时赏荼花的美好时光,花园里蝴蝶飞舞。他描述了一对宝马和两排箫管,似乎在月下扶着他回家。然而,现在他孤独地在哪里,眼中充满了泪水,湿透了衣袖。他独自守着空房,风穿过帘子,雨水隔断了窗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现状的感慨。首先,作者回忆起年少时赏荼花的美好时光,描绘了花园中蝴蝶翩翩飞舞的景象。这里的荼花和蝴蝶可以被视为青春和欢乐的象征,唤起了作者对年少时光的美好回忆。

然而,诗人在描述现实时,使用了一系列寂寞凄凉的意象。他提到了一对宝马和两排箫管,暗示着过去的荣华富贵,但现在已经消逝不再。"月下扶归"一句可能暗示着在夜晚中,他沉浸在回忆之中,或者是想象着有人陪伴自己回家。接着,诗人询问自己现在孤独的身处何方,眼中充满泪水,这表达了他内心的伤感与失落。"脉脉泪沾衣"这句描述了泪水滴落在衣袖上的情景,增添了诗词中的悲伤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他独自守着空房,风穿过帘子,雨水隔断了窗户。这里的空房、风和雨都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困境,无法摆脱寂寞的境遇。

整首诗词以怀旧和孤独为主题,通过对过去欢乐和现实孤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燕居》

    大老今居东海滨,燕居晚岁更申申。外生但喜长依教,一笑相从莫问贫。闲里只将诗作活,酒边犹有笔如神。乞言授几俱休论,且作羲皇以上人。

  • 《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 《听琴》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 《阙题》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桂户雕梁连绮翼,虹梁绣柱映丹楹。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花明。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二月桑津期结伴,三春淇水逐关情。兰丛有意飞双蝶,柳叶无趣隐啼莺。扇里细妆将夜并,风前独舞共花荣。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 《满江红》

    老火西流,风露洗、银湾一色。还又近、半秋天气,月将成魄。玉燕来时清梦觉,书麟游处飞仙谪。问东南、一尉着斯人,如何得。君不学,吴门卒。君不问,长安狄。且持杯半揖,楚江鸂鶒。东府西台看历遍,归来绿野盟泉石。却从容、三万六千朝,追元白。

  • 《偈颂二十一首》

    金叶银茎报有秋,明珠万斛堂中收。自从一饱家田饭,不用埋头向外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