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水无留影,哀空有断群。
翅开先作字,行断不成文。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雁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截水无留影,哀空有断群。
翅开先作字,行断不成文。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雁群飞行时在水面上的倒影消失不见,空中只有断断续续的雁群的哀鸣声。雁群展开翅膀,仿佛要形成文字,但最终却无法形成连贯的句子。
赏析:
《雁二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雁群飞行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分离之感的思考。
首句“截水无留影,哀空有断群”通过对雁群飞行过程的描绘,将截断的水面倒影与断续的雁鸣声结合,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之情。水面上的倒影被截断,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人事的离合,令人感到无奈和悲伤。雁群的鸣叫声在空中回荡,但也是间断而断续的,表达了离散和分离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翅开先作字,行断不成文”通过雁群展开翅膀的意象,将雁的飞行与文字的构成进行对比。诗人希望以雁的飞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仿佛要将心中的感受化为文字,但最终却无法形成连贯的句子。这种写法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无法通过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或者说文字的表达力有限,难以准确传达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离别和情感表达的思考巧妙地表现出来,通过雁群的形象与文字的构成进行对比,传达出深沉的诗意。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的流逝、离别的感慨,以及语言表达的局限性的思考。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鹘。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大将论功重多级,捷书飞奏何超忽。圣朝不杀谐至仁,远送炎方示微罚。万里虚劳肉食费,连头尽被毡裘暍。华裀重席卧腥臊,病犬愁鸪声咽嗢。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少年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孤云独鹤自悠悠,别后经年尚泊舟。渔父致词相借问,仙郎能赋许依投。折芳远计三春草,乘兴闲看万里流。莫怪杜门频乞假,不堪扶病拜龙楼。
素壁青灯暗,红炉夜火深。雪花窗外白,一片岁寒心。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十年睽赏慰,万里隔招寻。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地接神仙涧,江连云雨岑。飞泉如散玉,落日似悬金。重以瑶华赠,空怀舞咏心。
汉令班南海,蛮兵避郁林。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坐失奸臣意,谁明报国心。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烟深。
采得红莲爱白莲,双桡快转怕人先。争知要紧翻成慢,菱叶中间绊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