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裳而趋,或然而住。
咄咄书空,喃喃独语。
尽语渠侬转法华,知得身心在何处。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言法华赞》
朝代:宋代
作者:释师范
中文译文:
褰裳而趋,或然而住。
咄咄书空,喃喃独语。
尽语渠侬转法华,知得身心在何处。
诗意:
《言法华赞》是宋代释师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赞颂和思考。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的行为和内心的体验。褰裳而趋,或然而住,揭示了修行者行走的姿态,有时匆忙前行,有时停下来。咄咄书空,喃喃独语,表达了修行者在默默阅读经书、默念佛号时的专注与沉思。
赏析:
《言法华赞》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路上的种种感悟。诗中的“褰裳而趋,或然而住”,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凝重与灵活。修行者时而匆忙前行,时而停下来,这种行为与内心的变动暗示着修行者在追求解脱之路上的坚定与决心。
“咄咄书空,喃喃独语”则描绘了修行者在默读经书、默念佛号时的宁静与专注。这种专注的状态使他们能够与内心对话,思考身心的真实所在。“尽语渠侬转法华,知得身心在何处”表达了修行者通过言语、思维的转化,逐渐领悟到身心的本质和佛法的真谛。他们通过修行,逐渐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解脱与升华。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构建起修行者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呈现了一种深刻而静谧的境界。通过对言行、思维的描绘,诗词展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韧、专注与领悟,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白露湿庭砌,皓月临前轩。此时去留恨,含思独无言。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
有个仙人捧玉卮。满斟坚劝不须辞。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开道域,洗尘机。融融天乐醉瑶池。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
天地英灵气,风云感会期。龙头推蜀产,骨鲠自天知。雨露荣在妆,江湖滞一麾。甲兵何日洗,远虑忆蓍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