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柳摇丝花缠枝。
满目韶辉。
离鸿过尽百劳飞。
都不似、燕来归。
旧来王谢堂前地,情分独依依画梁雕拱启朱扉。
看双舞、羽人衣。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燕归梁》是张孝祥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柳摇丝花缠枝。
满目韶辉。
离鸿过尽百劳飞。
都不似、燕来归。
翻译:
微风吹动柳树的垂丝,花朵缠绕枝干。
春光明媚,处处充满生机。
离别的雁群已飞尽百次辛劳。
都不如,燕子归来的喜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燕子归巢的喜悦。诗人通过描写微风拂动柳树垂丝和花朵盛开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离别的雁群已飞尽百次辛劳,暗示诗人对燕子归来的盼望和喜悦之情。燕子作为迁徙的鸟类,常常代表着归乡、团聚和幸福。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燕子归巢的描写,表达了欢欣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燕子归巢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通过对风柳摇丝和花朵盛开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氛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离别的雁群和燕子归来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燕子归巢的喜悦和家园的温馨。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燕子归巢象征家庭团聚和幸福,展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眷恋之情。
这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描绘春天景象和燕子归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和对幸福的向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展示了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