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
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
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
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宴嘉兴谢守乐语口号》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嘉兴宴会为背景,通过描述政事、个人感叹和自然景观,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中的第一句“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通过荀玉和龚黄的名字,暗指古代贤臣,表达了作者参与政治事务的心愿与决心。这句诗词传达了作者对政治理想与追求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个人年老的感叹。作者通过自己的白发归田和黑发入仕的转变,反映了人生百态和个人经历的变迁,揭示了时间对人的无情侵蚀。
继而,“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描述了萧瑟凋零的菊花和茂盛的甘棠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凸显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间的对比。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多变的思考,暗示了人生中存在着兴衰荣辱的不同阶段。
最后两句“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描绘了鸳湖美景和风景如画的船只,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政治、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个人价值和美好事物的思考与感慨。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诗词展现了对政治理想、人生变迁和自然美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对生活中的变化和追求有所感悟。
一种分符命最优,翠微深处是洋州。白云绕座疑山相,红旆随行表郡侯。禅定僧疑陪静话,音声鸟称伴閒游。更输属邑钱希圣,四季花前共倡酬。
空言漫浩渺,实行较分寸。为官志何在,监州民可问。以此百纸忠,解彼千里愠。有守矧更贤,往哉同令闻。
谓今三画卦,不自偶奇生。便指三为八,徒功口舌争。
[圜钟为宫]五缜相天,各率其职。司礼兴视,则维荧惑。至阳之精,屈我长赢。于之求之,礼事孔明。
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杀身。大和一巨毒,西方无人伦。三圣不复作,谁亨万世屯。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岛苏涟水脉,庭绽粒松枝。偶泛因沉砚,闲飘欲乱棋。绕山生玉垒,和郡遍坤维。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饥。明年应不见,留此赠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