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赵师秀(一一七○~一二一九)(生年据《泠然斋集》卷三《简赵紫芝》“同病又同庚”推定),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太祖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初爲上元簿(《默斋遗稿》卷下《送赵簿紫芝序》)。嘉定初入江西安抚司幕,后爲筠州推官。晚寓钱塘。十二年卒(据《瓜庐诗·寄题赵紫芝墓》“辛未联诗别,九年成恍惚”推定),年五十。工诗,爲“永嘉四灵”之一。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事见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三。 赵师秀诗,以明潘是仁辑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清苑斋诗集》四卷本爲底本,校以清顾修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顾本),并酌采顾本校记(简称顾校),编爲第一卷;另辑《瀛奎律髓》、《诗渊》等书中所录诗,编爲第二卷。
《岩居僧》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师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岩石间的僧人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僧人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并表露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羡慕之情。
赏析: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描绘了僧人隐居的地方,岩石层中的房门,很少有人来登山造访。这一描写呈现了僧人的隐逸之境,远离尘嚣,与世隔绝。
接下来的两句“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通过描绘飞过的孤鸟和摇曳的花藤,展现了僧人周围的静谧景色。这些自然景观传达出寂静与美丽的意象,与僧人的生活相得益彰。
第四句“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描绘了僧人在冰冷的水中煮茶,佛前的香炷点燃。这一描写凸显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提升的修行。
最后一句“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崇敬之情。诗人希望能像僧人一样逃离尘世的纷扰,过一种宁静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共同情感。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识得本真,不随生灭。霁云磨空,秋波濯月。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
白驹不可驻,尺璧非所珍。独把一鳟酒,悲歌送徂春。歌阑酒亦尽,回头迹已陈。自笑十年仕,尚弥天下津。岂无濯缨水,奈尔长路尘。命也复何道,今人犹昔人。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双眉初出茧,两鬓正藏鸦。自有王昌在,何劳近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