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岚光偏澒洞,月来林影更清深。
幽禽忽坠铿然韵,便是天然绿绮琴。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中文译文:
延平郡学中有一座小阁,我给它取名为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作品。诗人以延平郡学中的小阁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描绘雨过后的岚光和月光下的林影,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还提到了幽禽的鸣叫声,将其比喻为一首自然而然的绿绮琴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雨过后的岚光和月光下的林影,给人以清新、祥和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仙境中。诗人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细腻而真实。而幽禽的鸣叫声,则为这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使整首诗更具音乐性和韵律感。
陈宓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他将幽禽的鸣叫声比喻为绿绮琴的音乐,将自然景色和音乐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音乐之美的领悟和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图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音乐的韵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使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音乐的魅力。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抚慰。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明月妙高台,盘涡月照开。琳宫龙久住,珠树鹤能来。云雾空中绕,帆樯槛外回。无言卷石小,江左拟蓬莱。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溪堂欢燕。惯捧玻璃盏。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催泪雨,湿西风,肠共危弦断。夕阳去路,五马旌旗乱。便是古都春,应醉恋、曲江池馆。须知别后,叠翠汶上楼阁倚阑情,青嶂晚,碧云深,日近长安远。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世间尤物美恶并,江乡未用夸吴羹。清宫洞房寒热媒,深山大泽龙蛇生。胡夷信美胎杀气,不奈吴儿苦知味。杨花欲动荻芽肥,污手死心摇食指。食鱼要是□黄粱,古来不必须河鲂。君看嗔腹似浑脱,宁肯滑甘随芥姜。先生法语峻立壁,讥评不使一钱直。膨享从此迹如扫,坐令梅老诗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