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宴琼林(牡丹)》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
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忙。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作者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歷越州签判。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后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謚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宴琼林(牡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裳。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
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
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忙。莫道两都迥出,
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
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
金尊为花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场宴会,主题是牡丹花。诗人黄裳在宴会上感受到了美好的氛围,他认为牡丹是最后的花中之王,代表着魏妃的美貌和天上仙女的色彩。他们一起赏花,去了美丽神秘的仙岛。东君(指宴会的主人)来到这里,因为费尽心思才组织了这场盛宴,可见天机也已经老去。虽然有很多美人娇媚多姿,但诗人只担心她们会言笑起来,引起纷争。不要说两个都市之间的差异,倩女多才,只有吟诗才能看出谁更好。诗人自称面容憔悴,说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他劝自己要勤奋地享受眼前的美景,在夕阳下倾听芳草的声音。算起来,明年花开时,花和人会在何处相聚呢?金尊为花倒,意味着酒即将倒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以宴会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豪华、浪漫的氛围。通过对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牡丹被赋予了魏妃的天然之美和仙女的色彩,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诗人通过牡丹花的美丽,展现了宴会的繁华和风流,同时也唤起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诗中的宴会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流淌的华丽与温馨。整首诗词以描绘花和宴会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给人一种愉悦和思考的感觉。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 《舣舟登滕王阁》

    散步登城郭,维舟古树傍。澄江浮野色,虚阁贮秋先。却酒淋衣湿,搓橙满袖香。西风吹白发,犹逐少年狂。

  • 《斋中杂题》

    列屋娥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

  • 《梁仲谋去月帖赞》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燀燀出车,投袂以趋。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 《武陵春(元若虚总管席上)》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秀色粲当筵。索句濡毫云閤里,清坐袅炉烟。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 《十月二十八夜至此怅然继和》

    病马犹依枥,饥鸿更著行。深宵风雨后,万里道途长。骨立难看镜,愁来怕举觞。少年轻聚散,曾笑客思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