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
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寄托了作者对闽州明使君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追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问闽州明使君,
向明州的使君问候,
十年蹉跌路岐分。
十年来跌跌撞撞,道路曲折分离。
帐前约束承严节,
在府署前约定遵守庄严之节,
按下文书接署云。
在契约文书上按下印章。
北去最先趋画戟,
北方去时首先追求战争的荣誉,
老来应免醉红裙。
到了晚年应该摆脱那种醉心于权势的追求。
新篇一揽思游旧,
写下新篇章,把思念过去的游历一揽而成,
搔首孤吟日又曛。
抚摸头发,独自吟咏,日落又黄昏。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蔡襄对闽州明使君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中蕴含了作者在十年的旅途中经历的艰辛和曲折,同时也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和对自己人生追求的坚持。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对权势的追求的厌倦,在晚年希望能够远离功名利禄的诱惑,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物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吟咏的情景,突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苦乐。

整体赏析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闽州明使君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人生追求的思考。蔡襄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传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用词都较为精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春日散策二首》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 《春暖赠梅喜作二首》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 《题墨葡萄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 《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