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山一径微,竹树隐禅扉。
云绝去来性,僧无生灭机。
风檐铁自语,阴洞石能飞。
终拟携瓶锡,他年向此归。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烟霞石屋诸寺》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霞石屋诸寺
缘山一径微,
竹树隐禅扉。
云绝去来性,
僧无生灭机。
风檐铁自语,
阴洞石能飞。
终拟携瓶锡,
他年向此归。
译文:
绕过山脚弯弯小径,
竹树掩映着禅门。
云彩消失了去来之性,
僧人没有生灭之念。
风檐上的铁器自己诉说,
阴暗的洞穴中的石头能够飞翔。
最终我打算带着行囊和铁杖,
在将来的某一年回到这里。
诗意和赏析:
《烟霞石屋诸寺》通过描绘石屋和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的石屋和竹林是禅宗僧侣修行的地方,它们隐匿于山脚之间。烟霞弥漫,给人以静谧、悠远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云彩的现象,表达了对去来之性的觉察,认识到一切皆为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接着,诗人又表达了僧人修行的境界。他们没有执著于生与灭,超越了生死的迷恋,达到了超脱的境地。风檐上的铁器自语,阴洞中的石头能够飞翔,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者超越常人的境界,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感应和融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决心。他希望能够带着行囊和铁杖,将来某一天再次回到这里,回归禅宗修行的境地。这是对禅修者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坚定决心的表达。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心境和境界,表达了对禅修境地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禅宗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内心宁静、超越尘世的向往和思考。
彭殇皆定数,万事转头非。不悟身如寄,安知死是归。世情趋马首,道眼识鹑衣。堪笑磻磎老,皤然立钓矶。
渴人常梦饮,饥人常梦餐。中宵羁旅梦,两臂生羽翰。腾身入紫青,吹面天风寒。惊觉凛毛发,感我涕汍澜。
笋改斋前路,蔬眠雨後畦。晴江明处动,远橱看来齐。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绝壑春林映绿,半山晓雾迷红。长忆西岩梦觉,小舟欸乃声中。
洞庭木落水生波,月入斜窗露气多。虞帝不归秋自晚,满江烟雨泣湘娥。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苹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曰无感,忧为子忘。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可咏,长夜无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