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老人家四壁,深居闭门不下席。
日补丹田气三咽,自言兹味胜玉食。
无田无屋一空囊,不管门前水三尺。
有钱沽酒便不忧,会见天清还白日。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厌雨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柯山老人家四壁,
深居闭门不下席。
日补丹田气三咽,
自言兹味胜玉食。
无田无屋一空囊,
不管门前水三尺。
有钱沽酒便不忧,
会见天清还白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柯山上一位老人的生活情景。老人深居简出,闭门不出,四壁无人,意味着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每天都修炼内丹,注重养生,自言自语地说这种修炼的滋味胜过珍贵的美食。老人没有田地,没有房屋,只有一个空空的囊袋,但他并不在乎门前的水深浅。只要有钱,他就可以买酒,不再忧虑。当天气晴朗时,他会出门,享受白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柯山老人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和对自然的热爱。老人深居简出,不受外界物质的束缚,专注于修炼内丹,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健康。他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并不强烈,只要有钱买酒就足够了。这种超然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使他能够享受天空明朗的日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柯山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欲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给人以启示,让人反思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物质的生活方式,呼唤人们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