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竹露午犹寒,知有龙蟠一掬悭。
我欲今年来结夏,莫扃岫幌掩云关。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偃月泉》是宋代范成大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夏日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的向往和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松风竹露午犹寒,
知有龙蟠一掬悭。
我欲今年来结夏,
莫扃岫幌掩云关。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松风、竹露等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午后依然清凉的氛围。诗人提到了"龙蟠",意指传说中的龙脉,象征着吉祥和富饶。诗人渴望在今年的夏季来到这里,与这美丽的景色相结合,融入其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天的期待,希望山脉的岫幌不要遮挡云彩,让夏季的美好更加清晰可见。
赏析:
《偃月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清凉和美好。诗人运用了松风、竹露等意象,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表达了对夏季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龙蟠"象征着吉祥和富饶,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福运的期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的期待和希望,希望夏天的美景不被遮挡,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这美丽景色的存在。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展现了范成大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