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秋来有时见,秋江人去无还期。
南风北风日争吹,三十六宫空泪垂。
塞鸿已作随阳去,社燕宁论故巢住。
安得胡越为一家,春风来访红桃花。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杨白花一首》是宋代诗人王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天河时而可见,秋江的人却无法返回。南风与北风争相吹拂,三十六宫空荡荡地泪垂。迁徙的大雁早已随着阳光飞去,社燕却不谈论旧巢的住所。真想有个胡越的家,春风来访那红桃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天河在秋天时常出现,而秋江上的人却无法回到故乡,表达了离别之苦。南风和北风争吹,使得宫殿空荡荡,象征着人们的离散和悲伤。大雁随着阳光迁徙,而社燕却不再返回旧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不同命运。诗人渴望有个胡越的家,希望春风能够吹来红桃花,表达了对团聚和温馨家庭的向往。
赏析:
《杨白花一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渴望团聚的愿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天河、秋江、南风和北风,以及借物抒情的手法,如大雁和社燕,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对比,诗人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离别中的痛苦和对团聚的向往之情,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九皋羽翼下晴空,万里心难驻玉笼。清露滴时翘藓径,白云开处唳松风。归当华表千年后,怨在瑶琴别操中。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眼前列杻械,熊挂玄蛇吼。夜看丰城气,朝光入甕牖。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先世文章出遗逸,当家句法有渊源。平生所识盖无几,盛意若何如见存。元佑兰台妙人物,我今寂寞愧诸孙。
春暖秋凉兼景好,年丰身健更时和。如茵草上轻轻碾。似锦花间慢慢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