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时文章衰,浅陋亦可怜。
走趋王公门,书记争翩翩。
开读令人惭,语吃意莫宣。
今晨忽惊喜,赠我手一编。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听正始音,复回元佑年。
借问安能尔,气刚得其全。
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要知取士公,考阅外已传。
何由置汉朝,直柄遂当权。
伏阁日论事,不减阳城贤。
《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晁公溯与杨承父在别试中的一段轻松愉快的交流场景,并通过对文章才华、官场风气以及个人志向的思考,表达了对时世文风衰落的感慨与对自身才能的自信。
诗词中提到了近来文章水平的衰落和自己才华浅陋的无奈。晁公溯以谦虚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文学才华,但对于那些趋附权贵、争相献媚的人,他却感到无可奈何。他认为虽然自己的文章水平不高,但在这个时代,只要有一点点才华,就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辞表达有限,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公溯受到了一份手稿的赠予,使他感到惊喜。他形容这份手稿如同笔端吐出彩虹般绚烂多彩,直冲云霄,让他产生了翱翔天际的愿望。这份手稿中有一篇名为《猗那》的作品,使他联想到听到正式音乐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繁荣昌盛的年代。
晁公溯借此机会向杨承父询问他的近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杨承父坚韧不拔的钦佩。他认为杨承父能够在官场上做到公正无私,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晁公溯对自己的才华并不自负,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机会在官场上发挥作用。他认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但他对于如何能够在官场上得到重用并担任重要职位却没有答案。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与杨承父一样,秉持公正的态度。
整首诗词表达了晁公溯对于时世文风衰落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才华的怀疑。然而,他通过与杨承父的交流,展现了对真正的才华和公正品质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词充满了晁公溯对于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文学追求和官场游戏的矛盾心态。
再见横山滴眼新,山曾劝我脱官身。灯笼箫鼓年年社,酒醆莺花处处人。忽忆诸公牡丹会,转头五柞去年春。野云墟月空荒寺,两袖寒风一帽尘。
奎躔五纬验连珠,瑞纪人文启圣符。一札铁衣天下诵,千山黑处起金乌。
新营一间屋,种柳是前春。此地已逃俗,何时可卜邻。吟诗能愈疾,得酒自忘贫。九十头雪雪,多应笑野人。
之作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著、卖卜算。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饮散灯稀,背销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五溪戎卒本诸蛮,木弩铜机出万山。铁骑悠悠屯海上,黄金日日出民间。尔曹荒服元亡赖,此日王师独厚颜。头白土官尤跋扈,玳筵红粉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