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楼前汴水流,君王不复锦帆游。
长堤旧日青青柳,曾带春风指御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炀帝行宫》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描绘炀帝行宫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时光荏苒、盛世衰落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彩凤楼前汴水流,
君王不复锦帆游。
长堤旧日青青柳,
曾带春风指御舟。
诗意和赏析:
《炀帝行宫》通过描绘彩凤楼前的汴水流动,表达了当年炀帝的辉煌与荣耀已经消逝的悲凉情感。诗中的“君王不复锦帆游”表明炀帝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豪情壮志,不再坐着锦缎船游弋江河。接下来的两句“长堤旧日青青柳,曾带春风指御舟”则展现了长堤边曾经青翠欲滴的柳树,曾经伴随春风摇曳,曾经迎着御舟飘荡的景象。这些描绘都是在表达昔日的辉煌与光彩已成过去,时光不复,一切都在消逝的主题。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盛世的回忆和对光景消逝的感伤之情。通过描绘昔日行宫的景象,诗人以寥寥数语营造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氛围。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思考,使得读者在品味诗词时也会产生共鸣。
总之,《炀帝行宫》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通过对往昔辉煌与现实消逝的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沧桑,给人以深思与感伤。
学从元字起,贞实已先元。密玩坤乾易,精控宇宙根。与公传后世,有客践前言。万古立鳌极,惟思夜气存。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灯夜,金榜状元归。
路出苍江上,云生乱石间。中年幸强健,今日试跻攀。湍硖寒鸣地,颓阳暮隐山。仆夫问行李,早晚遂东还。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浮世事,能有几多长。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不用苦思量。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