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东湖两度春,西湖柳眼又新新。
想因一样湖边柳,一样春风一样青。
郑会,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 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杨柳》 - 郑会
忆别东湖两度春,
西湖柳眼又新新。
想因一样湖边柳,
一样春风一样青。
译文:
回忆起离别东湖的两次春天,
西湖的柳树眼睛又崭新。
我想起那湖边的柳树,
同样的春风,同样的青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杨柳》是宋代诗人郑会的作品。诗人通过回忆东湖的离别和西湖的再次相逢,表达了对春天和柳树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回忆起离别东湖的两次春天,这里可能指的是离别亲友或离开故乡的经历。东湖的春天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接着,诗人描述西湖的柳树眼睛又崭新,这里的柳树是诗人再次相逢的象征。柳树是春天的代表,而它的眼睛则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诗人可能在西湖看到了与东湖相似的景象,这让他更加怀念东湖的时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湖和西湖的柳树的共同之处的思考。诗人想象着东湖和西湖的柳树是一样的,同样的春风吹拂着它们,同样的青翠装点着它们。这里的一样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诗人通过柳树和春风的象征来表达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思念。
整首诗词流畅而简洁,通过对柳树和春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之情。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收拾残花贴故枝,游蜂舞蝶谩纷飞。莫教嗅著无香处,懡{左忄右罗}还从旧路归。
夜宿村南贫主人,入门桃李已残春。无人折赠门前柳,伫立东风独怆神。
老农不留地力,万物取具天公。曲曲拗拗夏陇,枝枝叶叶春风。
青门冠盖近迎春,物态天容旦暮新。日暖御沟初破冻,雪消驰道未生尘。晓烟暗绿金条眼,佳气晴浮碧瓦鳞。唯有纸鸢堪一噱,掠天翔泳不由身。
杜鹃声里又花红,处处阴云日影蒙。心事太平人事好,眼前无物不春风。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DA49潭皎洁。阑干闲倚,庭院无人,颠倒飘黄叶。故园、当此际,遥想弟兄罗列。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叹笼鸟、羁踪难去,望征鸿、归心漫切。长吟抱膝,就中深意凭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