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帐森森画戟红,心源澹澹玉壶空。
身如岘首羊太傅,意似鹿门庞德翁。
一贯精{牺西换角}千虑到,两忘真赝万情融。
观公尚得今人爱,始觉东家道未穷。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杨侍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杨侍郎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豁达超脱的情怀。
诗中描述了牙营的战旗威风凛凛,画戟鲜红耀眼;杨侍郎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寂寥,如同一只空空的玉壶。他的身姿宛如岘首山上的羊太傅,意境则像鹿门山的庞德翁,既有牺牲自我的精神,又有追求真实的内心。
诗人表达了杨侍郎的豁达和超脱,他能够超越琐碎的思虑,专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他能够忘却过往的真假之争,将自己融入万物之中。这种心境使他受到当代人的喜爱,也使诗人感受到了东家道路的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通过对杨侍郎形象的描绘和作者自身的感悟,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呼应,将读者引入一种宁静和超脱的审美境界。
这首诗在描绘杨侍郎形象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境界,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态度。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于内心自由的渴望。
我老耄已及,终日惟冥行。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愚知各自适,得失未易评。
沙边鸥鹭日相亲,老去光阴非我春。百巧从来知是妄,独援诗笔得天真。
仕泉一郡共称贤,今仕于漳想亦然。非有珠犀堪自献,若无栀蜡可为研。恶贪泉水平生洁,缺相轮尖早晚圆。若是尚书问村叟,衰残恰似挂冠年。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闲门昼掩凄恻。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
松鸣竹啸响千崖,为底炎蒸吹不开。自是笋舆趍北去,薰风不是不南来。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险,将以循甿揖。□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波流浸已广,悔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