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雁移屯百万回,黄埃极目碛沙飞。
春风万里梅花路,淼淼江南人未归。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雁》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雁群的迁徙场景,表达了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
诗中描述了老雁百万次地迁徙,飞越黄沙碛地,眺望远方。在春风吹拂下,它们踏上了通向梅花盛开之地的路途,而江南的居民却依然未归。这幅景象引发人们对离别和乡愁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雁群为象征,将人们之间的离别和思念转化为动物的迁徙和归乡。通过雁群的形象,诗人表达了作者自身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雁群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正如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归属和安定。
舒岳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意象,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氛围。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引发了读者对离别和乡愁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雁》通过雁群的迁徙描绘了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它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在离别和思念中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以其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表现力,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