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坐中庭,清影不可驻。
举酒浇枯肠,落笑欠长句。
瀣气惟沾衣,秋声远鸣树。
磕睡依危栏,梦断足幽趣。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邀月坐中庭》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邀请月亮坐在中庭,
清晰的影子无法停留。
举起酒杯,倾倒苦涩的心肠,
笑声落下,句子未能完整。
微风吹拂,只沾湿了衣襟,
秋天的声音远远传来,鸣叫的树木。
打瞌睡依靠在摇摆的栏杆上,
梦境被打断,无法达到幽趣。
诗意和赏析:
《邀月坐中庭》通过描绘一个人邀请月亮共同坐在中庭,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情感交融的追求。诗中的月亮象征着纯洁和安详,中庭则代表了人的内心世界。然而,诗人却意识到现实的无常,明白月光只是短暂地停留,清影无法永久存在。这种无常的感悟也暗示了人事无常、时光易逝的道理。
诗中的酒杯和苦涩的心肠,以及笑声未能完整的句子,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他借酒消愁,但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能暂时淡化内心的痛苦。诗人的笑声断断续续,句子也无法完整表达,显示了他内心的郁结和无法言尽的情感。
诗中的微风拂过衣襟,秋天的声音远远传来,鸣叫的树木,给诗词增添了一种静谧、凄美的氛围。微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而秋声和鸣叫的树木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内心境遇相呼应。
最后,诗人在摇摆的栏杆上打瞌睡,进入了梦境。然而,梦境被打断,无法达到幽趣。这里寓意着诗人对于幸福和快乐的追求,却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诗中的幽趣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而诗人在梦境中的足断则表达了他对这种幽趣的渴望,却常常被现实的困境所阻碍。
《邀月坐中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和安详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反思。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使读者在静谧的诗境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哲理。
春闺寂寂掩苍苔。风雨卷春回。拟写碧云心事,笔头无句安排。灯昏酒冷,愁牵梦引,直似秋怀。料得酴*知我,枕边时有香来。
赵公邀,吃水饭。颗颗珍珠,料料灵芝蔓。食就圆明生园苑。开阐琼花,不作凡躯楦。合三光,分四宪。壮起精神,宝鼎童儿健。五色霞光同一建。此则充盈,得得平生愿。
春风狂似虎,春浪白于鹅。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采芝叟,乡俗摘茶歌。道在无伊郁,天将奈尔何。
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航。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鸡林得夜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四圣六凡为刍狗。化育春阳照妪前,摧残霜雪凭陵后。截鹤续凫,折衡剖斗。力尽神疲困壁根,笑破他人口。
把作一片画,晴阴浑不同。不知谁是画,伫立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