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泊泗上阻风雨》

雨昏古岸断人迹,天黑孤城闭水关。
灯火樽前初拥膝,风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鱼鸟那足怪,吹浪蛟龙不自闲。
便使乘桴亦何事,沧波岁晚合知还。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夜泊泗上阻风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昏古岸断人迹,
天黑孤城闭水关。
灯火樽前初拥膝,
风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鱼鸟那足怪,
吹浪蛟龙不自闲。
便使乘桴亦何事,
沧波岁晚合知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夜晚泊船在泗水上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雨夜中古老的岸边已经没有人的足迹,夜幕降临时孤城的水门关闭,灯火初燃,人们围坐在酒樽前靠近膝盖的位置,风云之势使得淮水上的山势仿佛要移动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下,鱼鸟们不敢接近,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即使有风浪,巨龙也不会自得其闲。即使有乘船而行的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困扰,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波澜渐渐归于平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景象,展示了一种静谧而凝重的氛围。诗人运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夜雨中的景象。雨昏的古岸,断绝了人们的行迹,孤城闭关,使人感受到深沉的寂寞和孤独。灯火初燃,暗示着人们的聚集,也映衬出夜晚的黑暗。风云淮上欲移山,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风云之势如此强大,仿佛能够撼动山势,增强了整首诗的气势和张力。诗中还描写了鱼鸟们避开这样的场景,以及即使有巨浪也无法使蛟龙得到安宁的情景,以表达出环境的恶劣和不可预测性。最后两句则以一种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岁月的流逝使得波澜逐渐平息,人们的困扰也渐渐消散,给人以一种安定和希望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以及对景物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然力量和人类命运的感慨。同时,通过对于夜晚泊船场景的描写,也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凝重的情感体验。

  •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 《次蒲尉韵》

    斯言诚虚筌,遮眼漫盈纸。冷暖当自知,此味如饮水。谁肯落骄荣,还来共枯悴。待渠转船头,著力与风值。最怜气炎炎,可上不可下。青天与白日,信有覆杯夜。空林鸟雀喧,村巷牛羊窄。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门客。客来踏青苔,曳杖入林薄。只许老梅官,谓我门无杂。我贫无娱客,相视

  • 《玩丹砂 赠堂下道人》

    意恶心顽烟火生。口张舌举是非生。伤人害己过潜生。辩者自然为不善,善人不辩善芽生。无争上士得长生。

  •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 《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感悟也》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