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夜泊湘江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郎士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湘山上的树叶掉落湖面起波澜,湘水中云连成片白色,秋天的候鸟聚集成群。在孤寂的船中,谁会过来询问,月亮明亮地仅仅听到渔歌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湘江上泊船的场景。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湘山上的树叶纷纷掉落在洞庭湖上,激起波澜。同时,湘江上飘着连绵的白色云彩,预示着秋天已经来临。在这个季节,候鸟会聚集在湘江周围。然而,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作者坐在孤零零的船中,没有人过来打扰,只能自己静静地聆听着渔歌的声音,月亮是唯一的陪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湘江上泊船的场景。写景部分通过描述湘山掉落的树叶和湘水上的云彩,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同时,诗人以孤寂的船中观察者的身份,揭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然而,在孤独的夜晚,月亮和渔歌成为作者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孤独和对自然的敏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寂静夜晚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悲壮和深思的氛围。同时,他通过渔歌的存在,给予读者一丝希望和安慰,表达了对生活的坚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词在短短的几行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和情感。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却笑金笼是羁绊,岂知瑶草正芬芳。晓逢溪雨投红树,晚啭宫楼泣旧妆。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袅垂杨。
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风驱云卷一身微,慕侣高高急急飞。未许高人能远遁,梁王池馆故同归。
三春花发惟桍树,二月莺啼是老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