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译文:
夜晚停泊在宣城界(又名宣州界)
西边江上的岛屿,南边的陵问驿楼
湖泊平静,船只收起帆
离开离开,怀念过去的浦口
茫茫的水面上泛着晚霞
在石头上碰到罗刹的阻碍,在山泊敬亭幽
火能辨识梅树的陶瓷,烟迷了杨柳枝
远离家,再次靠水歇息,与沙鸥作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旅行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泊在宣城界,看到西边的江上岛屿和南边的陵问驿楼,感叹江湖之阔广和人文之繁盛。诗人继续旅行,怀念起过去的浦口,心中充满了茫然。在前方的路途中,遇到了许多阻碍和困惑,但仍然怀着敬畏之心继续前行。尽管有火和烟的干扰,但诗人依然能辨识梅树和杨柳。最终,诗人离开家乡,在水边休息,与沙鸥为伴。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旅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宣城界的景色和宣城界的旅行经历都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触动,让他对生活和人生产生了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罗刹”和“敬亭幽”等美丽的词语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赞叹。整首诗通过对旅行过程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愉悦之情。

  • 《秋怀》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 《获麟赠姚辟先辈》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 《忆君王》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道院》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 《晦日重宴》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