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归》

生唯净命食,持钵向人境。
莫夜时茅庐,月出山愈静。
处处闻泉声,行行跳松影。
先足便安禅,云深石床冷。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夜归》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诗词,诗意深邃,通过描述夜晚归寺的场景,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安宁与宁静的愿望。以下是《夜归》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归寺,生活简朴,只追求纯净的生活和清净的心灵。持着钵向着人世间的境界前行,向着人间的境况,以一颗纯净的心去面对。

茅庐之中没有繁华喧嚣,夜晚的时候更为安静,月亮升起,山谷间的寂静更加深远。在这样的环境中,归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

处处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每一步都能看到松树的倒影。泉水的声音似乎在提醒禅修者,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禅意,每一步都有着禅修的意义。

禅修者先用双脚踏实地踩踏,然后舒缓地入座,开始修行禅定,沉浸于云深的寂静之中。石床冰冷,但禅修者能够超越外在的感受,专注于内心的冥想。

《夜归》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夜晚归寺的情景,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愿望。诗中的景物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相互映衬,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境界。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修者内心状态的描绘,传递了追求心灵净化和内心宁静的禅修之道。

  • 《漠北怀古(四首·西斋《漠北》、《开平》诸》

    旷野多遗骨,前朝数用兵。烽连都护府,栅绕可敦城。健鹘云间落,妖狐塞下鸣。却因班定远,牵动故乡情。

  • 《寄三城旧友卫比部二绝》

    景好身还健,天晴路又乾。小车芳草软,处处是清欢。

  •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纳谏终无牾,无人久更明。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 《长相思》

    净亭亭。步盈盈。蝉影明绡傅体轻。水边无限情。翠尊倾。翠鬟倾。归去如何睡得成。西风吹酒醒。

  • 《题陈日华二友堂》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 《启行》

    虞卿双白璧,鲁连千黄金。重轻岂在彼,在此方寸心。声名落天地,辉采流古今。没齿无一称,终将愧朝簪。晨趋螭石下,夕过鸾阁阴。兹焉复申命,载道荆山南。闲中牧龙媒,郤上驯鸷禽。岂徒饱刍肉,神俊令销沉。扬舲大江水,弭节春树林。高高向明月,聊用开吾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