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知柔所作,名为《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想探询洪钧(指天命)兴衰之事,
前来拜谒孤坟,心中充满悲伤。
千年来高尚的风风骨骨,
一池秋水自然而宁静。
门前帆影航向天际,
林间钟声落在海滨。
这条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振兴起来,
不应该把渔人的水域看成是东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知柔拜谒姜相坟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如高风、秋水、帆影和钟声,与历史背景相映衬,抒发了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拜谒姜相坟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景观相对应,显示了历史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诗中的“洪钧”是指天命,代表了历史的规律和命运的安排。诗人希望从洪钧处得到关于兴衰的答案,表现了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高风余凛凛”和“一池秋水自粼粼”的形象描写,通过对风和水的描绘,凸显了历史的庄严和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前景的观察。诗人认为历史的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再度振兴起来,而不应该将渔人的水域看成是国家的邻居,暗含着对国家独立自主的期望和对国家发展的祝愿。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通过对历史、自然和时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关切,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期许。
微之诗卷忆同开,假日多应不入台。好句无人堪共咏,冲泥蹋水就君来。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万灵昭瑞,天地赞昌期。宝运协开基。巍巍烈圣无疆德,神化洽重熙。虔思出驾罄彰施。岁暮俨神宜。云舆迎奉依珍馆,塞外焕朝仪。
绣口琅玕腹。美人兮、阳春一曲,华貂难续。唤醒荷花归棹梦,犹忆红尘迷目。只消得、乌飞兔逐。往事已随流水去,眇愁予、郁郁哀时俗。恨千缕,泪一掬。不须青史流芳馥。也不须、荣华富贵,尊前频祝。但得山中茅屋在,莫遣鹤悲猿哭。随意种、荼薇E939躅。莼菜可羹鲈可鲙,听渔舟
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临水夹疏篁,萧然一环堵。稚子戏芳草,小妇舂黄黍。为生虽甚微,犹足安吾土。应笑马上人,衣湿朝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