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屋。
不浅不深团簇。
野树平芜秋满目。
有人闲意足。
旋唤一尊__。
菱芡煮来新熟。
归去来辞歌数曲。
醉时无检束。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谒金门(_·上秀邸溪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金门拜访的诗(_·上秀邸溪亭)
溪边有一座小屋,不浅也不深,团簇的景象。
野生的树木在平坦的田野上,秋天满眼是金黄。
有人在这里闲适地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他们忽然喊来一尊酒,菱芡煮熟了,味道新鲜。
他们再次告别,唱了几曲离别之歌。
当他们醉倒时,没有任何束缚。
诗意和赏析:
《谒金门(_·上秀邸溪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自由的场景。诗人描述了溪边的小屋,这里的景色既不浅薄也不深沉,形成一种团簇的美感。在平坦的田野上,野生的树木在秋天的阳光下变得金黄,给人以丰富而温馨的感受。有些人在这里闲适地度过他们的时光,享受着宁静和悠闲。他们突然喊来一尊酒,菱芡煮熟了,给人带来新鲜的口感和愉悦的体验。然后,他们再次告别,唱了几曲离别的歌曲。在酒醉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拘束,完全放松和释放自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由的关系为主题,展现了一种宁静、自由和欢乐的氛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自由、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愉悦和轻松的感觉,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一国之师亦强名,南阳独许振嘉声。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毗卢顶上行。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断猿月落愁人去,正在黄陵庙里啼。
万水千山音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