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无恶。
愁怯罗衾风弱。
雨线垂垂晴又落。
轻烟笼翠箔。
休道旅怀萧索。
生怕香浓灰薄。
桂子莫教孤酒约。
诗情浑落魄。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谒金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无恶。愁怯罗衾风弱。雨线垂垂晴又落。轻烟笼翠箔。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桂子莫教孤酒约。诗情浑落魄。
中文译文:
秋天没有恶意。忧愁如丝的罗衾被微风吹弱。雨线垂垂,晴天又落下。轻烟笼罩着翠绿的窗帘。别说旅途中的思念寂寞。生怕芳香浓郁的灰烬薄弱。桂子啊,别让孤独的酒相约。诗情浑然落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秋天虽然没有恶意,但风吹弱了忧愁如丝的罗衾,雨线时而下垂,时而又停。窗帘上升起轻烟,将景物笼罩得若隐若现。诗人抱怨旅途中的思念与寂寞,生怕美好的回忆变得薄弱。他呼唤着桂子,希望有人与他分享孤独的酒宴。整首诗情绪低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颓废。
赏析:
《谒金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诗中运用了富有感觉的意象,如忧愁如丝的罗衾、雨线垂垂、轻烟笼罩等,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幽静和凄美。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
整首诗词以短小的语句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于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对孤独、忧愁和生活的思考。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情感表达方式,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返照中岩流,峨眉分外清。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何用太清生,囊无一钱蓄。人言骨相寒,有智不如福。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相彼守钱虏,无厌溪壑欲。口不谈古今,枵然瓠壶腹。渠固笑我癯,我亦笑渠俗。珊瑚数十株,胡椒八百斛。冥冥鬼瞰室,一跌赤其族。未若贫而安,高枕
马头乘兴尚谁先,曲巷横街一一穿。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婵娟。
为访莲花漏,因成玉版居。攒峰开步障,古木架精庐。将客青霞上,论文紫月余。一端萧散意,犹作换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