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 。“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 ,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 。“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 ”,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过片描写了景物 。“瘦雪一痕墙角,专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 ;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 蕙风词话 》)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 ,又蕴含空漠无依 ,“ 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 ,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技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目前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本词上阙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 。 下阙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 》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河幽峭之书 ,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人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功名如博戏,大叫或作卢。文辞组绣耳,初不系贤愚。负恃已可笑,憎嫉真区区。平生学金丹,我岂斯人徒?啸歌醉自和,颜鬓老不枯。却後五百年,烟雨钓镜湖。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缘起生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纷纷轻薄溺寒灰,真惜暮年迟死来。三复阿房宫赋语,后人更有后人哀。
上界雨色干,凉宫日迟迟。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手萦颇黎缕,愿证黄金姿。旋草阶下生,看心当此时。
死诸葛走生仲達,死姚崇賣生张说。看渠临了一著子,诸方倒退三十里。
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出门唯恐不先到,当路有谁长待来。似箭年光还可惜,如蓬生计更堪哀。故园若有渔舟在,应挂云帆早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