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谒金门》

人病酒。
生怕日高催绣。
昨夜新翻花样瘦。
旋描双蝶凑。

闲凭绣床呵手。
却说春愁还又。
门外东风吹绽柳。
海棠花厮勾。

作者介绍

赵闻礼(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今山东濮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监征,以诗干谒程公许于蜀中。淳佑年间游于临安,与江湖词人丁默、林表民辈唱和。赵闻礼编有《阳春白雪》八卷,著有《钓月集》,词风倾向于清丽舒徐、缠绵委婉一途。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谓其《钓月集》中“大半皆楼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钓月词》一卷。

作品评述

《谒金门·人病酒》是宋代赵闻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生病时不愿意让太阳升起,怕它催促着绣工的工作。
昨夜我病中醒来,发现自己瘦了许多,看起来和花样一样苗条。我紧接着描绘了两只蝴蝶在一起飞舞的情景。

我闲坐在绣床上,用手撩弄着绣品。然而,我却告诉自己春天的忧愁又回来了。
门外的东风吹开了柳树的芽儿,海棠花也开始盛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病中的人在床上度过的时光,以及他对外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病患者对光明和生命的担忧,以及对春天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病中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春天的思念。首句“生怕日高催绣”表达了病患者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和对生活的不舍,他不愿意让太阳升起,因为那意味着一天又要开始,绣工的工作也要进行。这种情感的描绘凸显了病患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留恋。

接下来的几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患者病中的体态和对外界的观察。作者用“花样瘦的比喻形容病患者的体态,传达出他消瘦的病容。而“旋描双蝶凑”则展示了病患者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描绘两只蝴蝶在一起飞舞,表达了他对自由、活力和美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病患者闲坐在绣床上呵手的场景,展示了他对生活的默默思考和内心的孤寂。病患者坐在床上,用手撩弄着绣品,这种动作既是对时间的消磨,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宣泄。而作者提到“春愁”,则表达了病患者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命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门外东风吹绽柳,海棠花厮勾”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东风吹开柳树芽儿和海棠花的盛开,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景物的描绘与病患者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和反衬,凸显了病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病患者的身心状态和对外界景物的观察,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强调了生命的坚韧和对美好的向往。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语言简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湘中》

    一棹无情度碧湘,行行不脱水云乡。旗亭少饮村醪薄,田舍新炊晚稻香。箫鼓远来朝岳去,包笼争出趁虚忙。涂人有愧黄居士,十载看经不下堂。

  • 《霜夜望月》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 《长芦舟中夜坐》

    故国五千里,孤帆四十程。客怀偏浩荡,乡梦不分明。万折河流曲,三更斗柄横。不眠方宴坐,野寺又钟声。

  • 《初入平低书院》

    雪屋弹琴泛作声,寂无人语纸窗明。倦游识破诸缘妄,心与梅花一处清。

  •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 《浣溪沙》

    帘幕重重护烛枝,碧阑干外雨如丝。轻衾小枕乍寒时。弦谱相思鸾柱涩,梦愁远别麝熏微。昨宵新病酒杯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