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谒荆公不遇》是宋代文人方惟深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春江渺渺抱樯流,
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
春旗催日下城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具有浓郁的离愁别绪。诗人以江流和烟草作为意象,表达了他无法与荆公相见的遗憾和忧愁。柳花吹尽,人却依然不见,春旗在城头催促太阳下山,暗示着诗人对与荆公的会面渴望的迫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遗憾之情。首句"春江渺渺抱樯流"以春江的广阔和流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烟草茸茸一片愁"描绘了烟草茂密的景象,使诗人的愁绪更加浓烈。接着,诗人写道"吹尽柳花人不见",表达了诗人对待见荆公的期盼,但却未能如愿。最后一句"春旗催日下城头"将春旗催太阳下山的景象与诗人的遗憾相连,显露出诗人对与荆公会面的迫切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遗憾和渴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思绪。这首诗词展示了方惟深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风格和特点。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賸喜月为良。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淮备霜。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己无肠。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湖上悲风舞白杨,英雄凋尽只堪伤。花飞废苑怜铜马,草没荒坟卧石羊。人在醉中春已晚,客於愁处日偏长。林西楼观青红湿,又逊僧官燕梵王。
我行半天下,梦不到南谷。健读诸老诗,划见真面目。
小轩风月得婆娑,尽付流年与啸歌。细数一春今过半,正令百岁亦无多。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只欲闭门搘倦枕,晚风无奈落花何!
过尽盘山险,登临意忽平。殿灯摇佛影,瀑布杂钟声。湫阔龙居顶,路回峰换名。晓行林日薄,海气接云生。
友者人之辅,以善相切磨。不取直谅闻,其如损德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