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景又作》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作者介绍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郑畋的生平

  唐末积极组织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宰相。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任藩镇幕府。咸通五年(864)入朝,十年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因事被贬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元年(874),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因反对招抚黄巢事与另一宰相卢携忿争,俱罢相。广明元年(880),郑畋任凤翔(今属陕西)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出奔蜀。郑畋招集畿内散兵,顽抗义军。中和元年(881),郑畋传檄天下,号召四方藩镇合兵围攻长安,为阻遏黄巢义军在关中的发展,竭尽气力。不久,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逐郑畋。郑畋被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二年,召郑畋至成都(今属四川)主持军务。三年,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僖宗将还京。当权宦官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今四川成都)陈敬瑄与郑畋不协;李昌言又因逐郑畋自代故,也不愿郑畋继续执政,3人合力排郑畋去位,郑畋赴其子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任所。

郑畋的铁事典故

  文公郑畋,字叫台文。他的父亲叫郑亚。曾经担任过桂管观察使。郑畋出生在桂州,小名叫桂儿。当时的监军叫西门思恭。朝廷有命令,叫西门思恭去京城,郑亚在城北为他设宴饯行。郑亚因为自己年老了,将郑畋托付给西门思恭说:"将来你如果能照顾桂儿,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敢忘了你!"说完流下了眼泪,西门思恭记住了他的嘱托。等到西门思恭当上了神策军中尉的时候,郑亚死了,西门思恭派人将郑畋找来,收养在家中。他很喜爱郑畋,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外甥和侄子一样,还请来教师教导他。后来郑畋当官直至大将和宰相。黄巢攻进长安时,西门思恭逃难到终南山。郑畋用家财高价招募勇敢的人,去把西门思恭找了回来,奉养在家中,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西门思恭死在郑畋家里,郑畋将他安葬在凤翔西岗,墓地的松柏树都是他亲手栽植的。过了不久郑畋也死了,也葬到了西岗思恭的墓地。官员们修建两个人的坟墓,以祭奠他们。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都佩服他们二人的仁义。

作品评述

《夜景又作》是唐代郑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独特的感受。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铃绦无响闭珠宫,
小阁凉添玉蕊风。
枕簟满床明月到,
自疑身在五云中。

诗词表达了一个夜晚的景色。第一句,“铃绦无响闭珠宫”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像是闭着的珍宝宫殿中没有任何声音。第二句,“小阁凉添玉蕊风”则形容了夜晚微凉的气温,像是微风中弥漫着玉蕊的香气。第三句,“枕簟满床明月到”描述了床上满是明亮的月光,诗人仿佛感觉自己在云中。最后一句“自疑身在五云中”强调了诗人对于身处云中仙境的疑问。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清凉、明亮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浪漫与向往。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夜晚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的心理。整首诗词以其简练、凝练的表达方式,将夜晚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

  • 《怀少明》

    故人漂泊客江乡,夜雨相思夜更长。经岁不来来又去,端如鸿燕递相望。

  • 《游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韵》

    江山万里忆徐州,十月迎风度小舟。极目不知天外景,乱云遥接水中丘。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语再三今可酬。欲把边尘聊一洗,只今更吸大江流。

  • 《乐府》

    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郎心如镜背,磨杀不分明。

  •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笋充庖,日百尾。千角鹿,九首虺。心生窍,浑沌死。搜中林,撅稚子。腹便便,老饕耳。

  • 《霜夜》

    土床纸帐卧幽寂,枕上细听城上更。榾柮烧残地炉冷,喔咿声断天窗明。风霜欲透草茨屋,盐酪不下荠糁羹。犹恨扶犁老无力,向来枉是请躬耕。

  • 《大儿长孺同罗时清寻凉盬桥》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