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谒九江周元公祠嗣性善度先生韵》

圣贤随遇即成都,仰止宗师谒故居。
面揖光风江渚还,心涵霁月海天舒。
图由自得前无画,道未守亡今有书。
共立斜阳归去晚,当年与点意何如。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作品评述

《谒九江周元公祠嗣性善度先生韵》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诗人谒见周元公祠的场景,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圣贤随遇即成都,仰止宗师谒故居。
面揖光风江渚还,心涵霁月海天舒。
图由自得前无画,道未守亡今有书。
共立斜阳归去晚,当年与点意何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谒见周元公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在周元公祠面前恭敬地行礼,感受着清风拂过江渚的美景,内心平静如海天舒朗。他认为自己的图谋与心意都得到了实现,前途一片光明,而他的道德修养也不再空虚,有了可供学习的书籍。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对圣贤的敬仰为主题,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体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圣贤思想的追求与崇拜之情。诗人以自己的境遇和心境来映衬先贤的伟大,表达了对圣贤教诲的感激之情,并在诗末表达了对自身前途与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词气势恢宏,用词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写,将人与自然、人与圣贤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伦理和知识学问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儒家思想和追求高尚品德的精神风貌。

  • 《周德远挽词》

    家世传儒业,乡邦耸义风。将迎无倦色,交友尽名公。太学飞声早,浮生转首空。怡如堂下月,犹照紫荆丛。

  • 《兴元》

    褒城之山划天罅,中有深谷春水生。汉家兴王启鸿业,萧相治国留英声。

  • 《百字令》

    八旬加二,荷君天垂祐,扶持老拙。目送新来檐外燕,手拣好花轻折。比似去年,十分强健,日看朱诗说。篇三百五,岁前尽有披阅。天教两子供官,一男留养,左右相娱悦。五见孙枝三拜授,童冠参差袍笏。四侍鳌峰,拏舟在即,次五今圆月。曾孙淳老,想能随叔嬉劣。

  • 《送福州谢学正无疑归南剑州》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上水过衢信,暗淡溪却顺。

  • 《次韵贺子忱春事》

    老境流年速,春风几日晴。清尊花下怯,白发镜中明。蝴蝶迷幽梦,仓庚愧好声。良辰一尊酒,钟鼎可忘情。

  • 《刘秀才宅对弈》

    乌巷招邀谢墅中,紫囊香佩更临风。尘惊野火遥知猎,目送云罗但听鸿。六著比犀鸣博胜,百娇柘矢捧壶空。解衣对子欢何极,玉井移阴下翠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