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投刺吏翩翩,我非欲见礼则然。
异哉宾主两无语,客起疾走如避然。
我已不恭愧昔贤,忍使涂炭朝衣冠。
人生暂聚鸿集川,春风吹飞何后先。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谒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入门投刺吏翩翩,
我非欲见礼则然。
异哉宾主两无语,
客起疾走如避然。
我已不恭愧昔贤,
忍使涂炭朝衣冠。
人生暂聚鸿集川,
春风吹飞何后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进入官场,拜见官吏的情景。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追求虚浮的礼节而来,而是有其他目的。然而,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主人和客人之间没有交流,宾主之间无言。客人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匆匆起身离去,仿佛在躲避什么。诗人内心感到愧疚,因为他没有像古代圣贤那样恭敬自己的身份,却让自己沦为了官场的一部分。人生就像暂时聚集在一起的鸿雁,春风一吹便会飞散,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进入官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虚伪和表面现象的触动。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反思,对于官场的虚伪和形式主义表示不满。诗中的"入门投刺吏翩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景象,其中的"翩翩"一词给人一种轻快、飘逸的感觉。诗人用"异哉宾主两无语"表达了自己对宾主之间冷漠无言的感叹,客人匆匆离去的描写更凸显了这种冷漠和虚伪。最后两句"人生暂聚鸿集川,春风吹飞何后先"用寥寥几字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场虚伪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它在形式上简练而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批判意味。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