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谒龙门无畏师塔祈雨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谒龙门无畏师塔祈雨作,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谒见龙门的情景,他在龙门无畏师塔祈求雨水。诗中提到了梵圣的遗骨,这里指的是佛教的圣物。洪缘福故都是指佛教的福地,表示这个地方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之情,认为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如云一般广泛传播,佛法的力量也像雨水一样普遍降临。诗人说使节开启真槨,天香奉供炉,这是在描述佛教寺庙中的场景,将香火供奉给佛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依赖和期望,希望佛法的力量能够滋润昭苏地区,使那里的人们得到福祉。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人对佛教的景仰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谒见龙门的场景,将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与自然界的雨水相联系,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赞美和信仰。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和比喻,使诗词更加丰富和生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佛教的神秘和庄严,让读者感受到虔诚的氛围。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宁静和安抚的感觉,让人对佛法的伟大和普遍性产生敬意。
西湖富清丽,城府尘事并。我独数能来,不负双眼明。骚骚残絮罢,颭颭新荷成。岁华日夜好,游子能无情?午阴酿初暑,稍喜巾袂轻。小风吹鬓毛,将我入松声。崖寺金碧暗,石泉肝胆清。寿藟万蚊舞,灵峰双髻撑。仙人昔来游,笔墨上朱甍。举臂寻丈高,聊得儿童惊。老矣谢狡狯,题诗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瑶图新嗣圣,玉寒久包戈。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百万貔貅动塞尘,朝廷委寄不轻人。胡儿生事虽然浅,国士尽忠须是纯。陇上悲歌应愤惋,林间酣饮但酸辛。欲陈一句好言语,只恐相知未甚真。
流光向老惜芳菲,搔首悲歌心事违。绿野染成延昼永,辞红吹尽放春归。荆榛废苑人闲牧,风雨空城乌夜飞。断送一番桃李尽,可怜桑柘有光辉。
凤城鱼钥晓开银,国子先生领缙绅。山水光中金凿落,芙蕖香里葛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