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谒苏州守》

十年狂荡客征途,归为文章未剖符。
引臂欲攀天上月,回身却碍日中乌。
穷愁自是真男子,慷慨须投大丈夫。
闻道使鱼鳌海阔,特将香饵钓姑苏。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谒苏州守》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十年漂泊旅途的心情和对苏州守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年狂荡客征途,
归为文章未剖符。
引臂欲攀天上月,
回身却碍日中乌。

这首诗以作者十年的流浪漂泊为开端,十年间他历经艰难险阻,未能在官场上有所斩获,回到家中依然没有官职的封号。诗中以引臂欲攀天上的月亮来比喻作者对高远的理想和追求,但现实却像乌鸦一样挡住了他的去路。

穷愁自是真男子,
慷慨须投大丈夫。
闻道使鱼鳌海阔,
特将香饵钓姑苏。

在这两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困苦和忧愁的坦然面对,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志向有胸怀,不被困境所打败。他听说官场宛如鱼龙混杂的大海一样广阔,因此决定用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去征服苏州守(指苏州地方官员),如同钓鱼者使用香饵来吸引鱼儿一样。

这首诗词充满了刘过对理想和追求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官场的不屑和对苏州守的敬佩之情。通过诗中的对比和比喻,刘过传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和对成功的渴望,同时也对官场现实的压抑和不公平进行了反思和抨击。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效阮公诗》

    阴阳不可知。鬼神惟杳冥。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贤圣共草昧。仁智焉足明。变化未有极。恍惚谁能精。

  • 《齐天乐(令狐佥迁新廨)》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翚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棱何止万间厦。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断云根谁写。青冥纵靶。看人在金坡,炬莲盈把。句忆湘南,渌池明月夜。

  • 《宫词一百首》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为文清益峻,为心直且安。芝兰未入用,馨香志独存。他门种桃李,犹能荫子孙。我家有棠阴,枝叶竟不繁。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征徒忽告归,执袂殷勤论。在鸟终为凤,为鱼

  • 《咏史下》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 《题存思庵壁》

    香饭炊鱼白,新醅擘蟹黄。秋风元不恶,乡思自难忘。田水闲无用,山云薄有光。篆畦消息好,一路木樨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