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汴无烦和协使,秦云送我入梁园。
残灯半夜梦回雨,心事谁来恸哭论。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夜听雨》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在雨夜中静静倾听雨声,思绪万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岐汴无烦和协使,
秦云送我入梁园。
残灯半夜梦回雨,
心事谁来恸哭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雨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岐汴无烦和协使”,岐汴指的是两个地名,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没有亲友相伴。烦和协使则是指繁琐的公务,表达了诗人对琐碎事务的厌倦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第二句“秦云送我入梁园”,梁园是指梁山泊,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理想的地方。秦云则是指秦时明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残灯半夜梦回雨”,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残灯映照下的夜色,以及诗人在半夜醒来时听到的雨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的回荡。
最后一句“心事谁来恸哭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处倾诉的苦闷。诗人感叹自己的心事无人能够理解和分享,无法得到安慰和宣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琐碎生活的厌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玉罂汲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前年海角今天涯,有恨无愁闲叹嗟。枉是凉州女端正,一生不识水仙花。
神哉沛矣,厥灵载扬。扬灵如何,剡剡皇皇。我其承之,绳绳齐庄。往从地人,爰侠斯芳。
几年不解向沧洲,矰缴曾伤质转幽。端倚主人怜采色,要随鵷鹭濯清流。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