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擢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臺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復为袁州刺史,与严维、冷朝阳诸人友善。为诗丽婉,有齐梁风。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中文译文:
夜间听到江南人家举行神祀的声音,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南方有一种古老的祭祀风俗,楚妪解唱迎神的曲子。
隆隆的铜鼓声和茂密的芦叶,静谧的琼筵和绿色的江水。
雨过天晴,洲渚安静,椒浆喝尽,神祇又回归。
帝女凌空下降到湘岸,番君隔着浦口向尧山进发。
月亮隐没,回塘中依然翩翩起舞,一家人依赖神的祝福。
韩康再也不需要灵药了,扁鹊的医术也无法相助。
追随客人依依不舍地来到江边,月明和流水永不停歇。
听到这迎神送神的曲调,携带酒杯要去吊唁屈原的庙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夜间听到江南人家举行神祀的场景,以及这种祭祀活动所带来的神秘感和古老的文化气息。通过描绘琼台铜鼓、绿水芦叶、洲渚、湘岸等景象,通过描述月亮和流水的情景,以及提到了屈原的庙宇,展现了一种古老而虔诚的祭祀仪式。整首诗的意境优美、气氛庄重,既表达了作者对神祇及祭祀仪式的敬仰之情,又显示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帝女飞下山岗、韩康求医的情节,为诗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场景,展示了古代文化和信仰的力量,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何人急急走灵符,扶醒摐摐十万夫。隘巷未收穿履迹,短檐已倚晒书儒。日开雪色如翻手,景属诗家费捻须。起望四山新入画,翠屏半是粉成图。
百岁中秋几月明,长先十日候阴晴。清负不觉传三鼓,又恐冰轮碾女城。
草昧千龄旦,飚回九县尘。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
烟漠漠。醉里看春都错。过了清明迟一著。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天与芳辰难却。驻得韶华元有药。桃源谁共约。
镂冰翦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极目处、_瑶万里。海天阔、清寒似水。从教高卷珠帘起。看三白、年丰瑞气。